首页
>政务公开>服务资讯>政策文件

蓬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蓬溪县“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3- 12- 26 14: 29浏览次数:

各乡镇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县直各部门,县属各企事业单位:

《蓬溪县“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蓬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12月13日

蓬溪县“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

为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推进全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四川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遂宁市“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和《“健康蓬溪2030”规划》《蓬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蓬溪县“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等,编制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1.自然与社会经济。

蓬溪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偏东,周边与船山区、射洪市、大英县、广安武胜县、南充嘉陵区、西充县以及重庆市的潼南区、合川区等八县市区毗邻接壤。辖区面积1251平方公里。全县辖19乡镇及1个街道、262个行政村、60个社区,户籍人口66.87万人。2020年,常住人口4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42‰,地区生产总值182.2907万元。

2.居民健康情况。

2020年,全县人均期望寿命为76.90岁,较2015年提高2.4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27.26/10万、1.91‰、3.27‰,较2015年分别下降28.43%、42.30%、42.73%,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均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3.卫生资源状况。

——机构。2020年,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共计632个,其中医院1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1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个、其他卫生机构3个。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数量较2015年底增加3.61%,其中:三级公立医院增加1所,二级医院增加2所。

——床位。2020年,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共计3065张,其中医院1849张。每千人口床位数5.85张,其中: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3.53张。床位总数较2015年底增加52.10%,其中:医院床位数增加62.70%。

——人员。2020年,全县卫生技术人员2267人,占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总数的62.78%,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98人、注册护士895人。全县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师分别为2.09人、2.08人。较2015年底,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分别增加35.42%、27.02%、62.72%。

——大型医疗设备。2020年,全县10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共计35台(套)。纳入120 急救体系并统一指挥的急救车共计10台(不含医院其他用途的救护车),其中:在用负压救护车1台。

——卫生技术配置。2020年,全县市级重点专(学)科立项2个。

——信息化建设。“十三五”期间,县域医疗机构完成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前期搭建工作,推进医疗“三监管”平台建设,“互联网+医疗”便民服务有序推进。

——经费投入。2020年,全县财政卫生健康投入总费用25225万元,卫生健康财政支出占财政支出的5.99%。

4.卫生资源利用。

——医疗服务。2020年,全县总诊疗人次数共计312.42万人次,其中医院53.30万人次;出院人数共计8.38万人,其中医院4.37万人。全年采血总人次3219人,血液采集总量达到643960ml。

——疾病预防控制服务。2020年,全县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295.69/10万。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达到97.40%。艾滋病疫情及时报告完整报告率为99.19%,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随访检测比例为95.19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配偶/固定性伴HIV抗体检测率为94.57%,艾滋病人结核筛查率95.09 %,治疗覆盖率96.75%,病载检测率98.49 %,肺结核发病率下降到47.37/10万。

——妇幼保健服务。2020年,全县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6.59%,产前检查率达到98.88%,住院分娩率达到99.95%,妇女常见病筛查率81.78%。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6.08%。

——卫生监督执法。“十三五”期间,全县卫生监督执法水平逐步提高。

——新冠疫情防控。持续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全县设置2家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诊室)34个、集中隔离点18个,持续提升疫情防控能力,全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经受住了考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我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国家明确将实施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提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重点人群健康服务补短板、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等四大工程,让广大人民群众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全省明确将加快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中医药服务、全方位全周期服务等四大体系,构建起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我市在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临床重点专科、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等方面将得到国家、省更多建设发展支持。县委、县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近年来加快推进县中医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县第二人民医院综合楼、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区等重点项目建设。《蓬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要深入实施健康蓬溪行动,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补齐基层公共卫生短板,为构建县乡村三维医防协同的公共卫生体系指明了新方向。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发展,面对城镇化、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群众健康服务需求的品质提升和多样化,我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一是公共卫生安全形势复杂严峻,迫切需要提升疾病预防救治能力。在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双重压力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尚需改善。二是医疗资源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仍然存在暴露了新短板。优质医疗资源缺乏,特别是缺少高水平、高层次技术人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薄弱,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系统性、集成性仍待增强。三是中医药服务体系薄弱,县中医医院新建成投用,基层中医药人才缺失、服务技能水平不高,中西医结合服务能力还有待提升。四是“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健康需求增加,妇幼健康服务体系还不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供给仍显不足,职业病防治、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康复等服务能力有待增强。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贯彻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力推进健康蓬溪建设,加快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加注重早期预防和医防协同,更加注重优质扩容和深度下沉,更加注重质量提升和均衡布局,更加注重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筑“三城”、兴“三都”、加速升腾“成渝之星”奠定坚实健康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健康优先,预防为主。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全民健康覆盖。推动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鼓励“治未病”创新,加大早期干预力度,最大程度减少人群患病,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县人民政府履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主体责任,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坚守公立医院的主体地位。以公立医院提质增效为核心,支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升级升等,争先进位。按照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支持社会力量办医多业态发展。

坚持统筹发展,优化配置。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结构,整合现有机构功能和布局,强化资源共享,加强县(乡、村)卫生健康协同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扩大优质资源供给,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着力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全县卫生健康综合实力。

坚持公平可及,提升效率。发挥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事业中的主导作用,坚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以基层和资源薄弱地区为重点,提高资源利用的科学性与协调性,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城乡、地区、人群间基本健康服务差异,实现全面健康覆盖,促进社会公平。

坚持医防融合,平战结合。加强各级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日常协同,建立平战结合公共卫生指挥体系。全面强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升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水平。立足平时需求,同时考虑重大疫情防控需要,完善设施设备,全面提高应急处置和快速转化能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建成能有效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全县优质医疗资源布局逐渐均衡;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持续扩大,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加快发展,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职业健康、心理和精神卫生、健康教育、康复医疗等全周期健康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加快构建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表1:“十四五”蓬溪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主要指标

类别

序号

主要指标

2020年现状

2025年目标

指标性质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1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千人)

0.07

0.081

预期性

2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标准化基础设施

全覆盖

预期性

应急医疗救治体系

3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医院,下同)设置感染性疾病科的比例(%

100

约束性

4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发热诊室(门诊、哨点)比例(%

100

约束性

床位和人力配置

5

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

5.85

8.05

预期性

6

每千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张)

0

0.48

预期性

7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2.09

2.18

预期性

8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人)

2.08

2.35

预期性

9

每千人口药师(士)数(人)

0.24

0.3

预期性

10

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人)

1.56

2.6

预期性

序号

主要指标

2020年现状

2025年目标

指标性质

11

医护比

1:0.996

11.07

预期性

12

床人(卫生人员)比

10.85

11.16

预期性

中医药服务体系

13

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

0.51

0.68

预期性

14

设置中医临床科室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

100

100

约束性

15

设置中医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比例(%

100

100

约束性

重点人群服务补短板

16

每千人口拥有 3 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

1.15

4.5

预期性

17

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比例(%

20

60

预期性

健康水平

18

人均预期寿命(岁)

76.90

78.20

预期性

19

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岁)

同比例提高

预期性

三、资源配置

(一)机构设置

医疗卫生机构主要包括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是全面推进健康蓬溪建设、为群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

1.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置县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蓬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精神卫生防治机构。根据辖区常住人口数量和健康需求,统筹政府和社会力量设置专业精神卫生机构,全县至少有1家县级公立医院设置有病房的精神科。

(3)妇幼保健机构。设置县级妇幼保健机构1家(蓬溪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蓬溪县妇幼保健院),同时代管妇女儿童医院)。

(4)急救机构。设置急救中心1家(蓬溪县急救中心)。依托辖区内医疗机构,合理布局建设急救站点。

(5)监督执法机构。设置卫生监督执法大队1家(蓬溪县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6)健康教育机构。规划设置健康教育所一家。

2.医院。

(1)县办医院。设置县办公立综合医院1家(蓬溪县人民医院)和县办公立中医医院1家(蓬溪县中医医院)。

(2)非公立医院。非公立医院区域总量和空间不作规划限制。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般以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设置,服务人口约为3-5万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方便覆盖的区域以社区服务站为补充。

(2)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在每个乡镇举办1所乡镇卫生院。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置1个村卫生室,根据群众健康需要,突破以行政村设卫生室的模式,选择交通便捷、有区位优势的村建设“联村卫生室”。

(3)诊所、门诊部、医务室等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所设置不受规划限制,实行备案制管理。根据相关规定,合理设置医务室、门诊部等。

4.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鼓励设置独立的区域医学检验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健康体检中心和护理机构、康复医疗中心、安宁疗护中心等接续性服务机构。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等其他卫生机构。

表 2 “十四五”蓬溪县医疗卫生机构设置

机构类型

名称

 设置情况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蓬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已设置

精神卫生防治机构

蓬溪县精神卫生中心

规划设置

妇幼保健机构

蓬溪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蓬溪县妇幼保健院、县妇女儿童医院)

已设置

急救机构

蓬溪县急救分中心

规划设置

监督执法机构

蓬溪县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已设置

健康教育机构

蓬溪县健康教育所

规划设置

医院

综合医院

蓬溪县人民医院

已设置

蓬溪友爱天仁医院

已设置

中医医院

蓬溪县中医医院

已设置

蓬溪恒道中医(骨科)医院

已设置

蓬溪长庚中医肛肠医院

已设置

蓬溪仁心中医肛肠医院

已设置

专科医院 

蓬溪东罐精神病医院

已设置

蓬溪忠仁老年病医院

已设置

蓬溪康宁精神病医院

已设置

蓬溪康旭肾病医院

已设置

蓬溪仁康精神病医院

已设置

(二)床位配置

1.床位总量。到2025年,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预期达到8.05张,其中公立医院原则上不超过2.38张。可按照公立医院床位15%的比例设置公立专科医院。合理控制公立医院单体规模,专科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承担有医养融合任务的机构,可适当增加康复、护理床位。规范“一院多区”建设模式。

表 3县办公立医院床位配置指导标准(张)

名称

2020

2025

蓬溪县人民医院

500

700

蓬溪县中医医院

200

200

蓬溪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蓬溪县妇幼保健院、县妇女儿童医院)

100

100

合计

800

1000

2.床位分布。按照“控量提质、压旧上新”原则,控制急性治疗型床位增长,增量床位重点向传染、重症、肿瘤、精神、康复等领域倾斜。按照医疗卫生设施均等化布局原则,根据人口数量结构、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以及现有床位使用情况等因素,进行床位数量分布并进行动态调整,编制床位数和十三五期间基本保持一致。

3.使用效率。优化床位与卫生人力配置比例,改进以科室为单位的资源管理方式,对床位和护士实行统筹调配。三级医院更加突出急危重症、疑难病症诊疗,逐步压缩一、二级手术比例,将预约诊疗、日间手术等服务常态化、制度化,提高床单元使用效率,控制医院平均住院日,三级综合公立医院平均住院日控制在9天以内。

4.综合评价。按照国家和省建立的医疗卫生机构床位综合评价体系,对床位数量、质量、结构、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可对床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结合实际情况,根据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床医比、床护比、床人(卫生人员)比等指标合理确定本地区医疗卫生床位总量。原则上,病床使用率低于75%、平均住院日高于9天的公立综合医院,需合理控制床位数量,不再新增床位。

(三)人员配置

1.专业公共卫生人员。到2025年,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预期达到262人左右。原则上,每万人口1.6名的比例核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每万人口配备1名卫生监督员、1名妇幼保健机构保健人员。加强心理和精神卫生人才配置,每10万人口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不低于4.2名,每10万人口精神科注册护士数不低于8.68名,全县心理咨询师(含治疗师)达到8名。其他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根据工作量和任务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乡镇卫生院至少配备1名公共卫生医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原则上至少配备1名公共卫生医师。

2.医务人员。到2025年,全县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37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2.77人,全县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3人,每千人口药师(士)数增长到0.30人,医护比达到1:1.07。合理设置医、护、药、技、管等不同类别岗位。承担临床教学、医学科研、支援基层、应急救援等任务的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应适当增加人员配置。

3.高层次人才。到2025年,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达到1000人,其中大学学历比例为35%左右。积极遴选培育“川中明珠计划”书乡医疗之星,到2025年,遴选“川中明珠计划”书乡医疗之星10名左右。统筹安排100名专家人才支援我县基层薄弱地区。

(四)设备配置

1.大型医用设备。加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和准入管理,实行总量控制,引导医疗机构合理配置适宜设备。根据临床重点学科建设需要,优先考虑配置功能适用、技术适宜、节能环保的国产医用设备。县级医院围绕“大病不出县”的目标,补齐医疗设备配置短板,全面提升县办公立医院的综合能力。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根据业务发展需求配置1台CT;县人民医院根据服务人口、业务量和医院发展现状配置直线加速器1台;甲类医疗设备从严控制配置。

2.公共卫生设备。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合理配置和更新公共卫生机构实验室检测设备、卫生应急装备和信息化设施设备等,承担重大疫情救治任务的定点医院要重点加强体外膜肺氧合(ECMO)、移动CT、呼吸机、监护仪等生命支持类、急救类设备配置。在公共场所、人员集中的办公场所安装AED 设备。在固定采血屋配备标准化的必要测量工具、母婴设施、干预指导配置等。

3.基层医疗卫生设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2022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2022版)》,以及《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标准(2022版)》等要求实施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到2025年,各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设备设施配置应100%达到指南要求。

(五)技术配置

1.医疗临床技术。坚持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经济、伦理原则,强化限制类医疗技术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准入和监管措施。到2025年,三级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按照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要求,临床专科100%达到三级医院疑难重症诊治和关键医疗技术的基本标准,疑难重症诊治和关键医疗技术推荐标准覆盖率应达到60%以上。

2.临床重点专科。巩固提升重点专科、学科实力和影响力,加强肿瘤、呼吸、消化、心血管、妇产、儿科、重症医学、胃肠外科、骨科、康复等临床专科建设,发展微创与介入、移植与再生等特色专科。完善县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审指标体系,开展临床重点专科动态管理,加大对心脑血管、肿瘤、重症、儿科、麻醉等紧缺专业申报创建力度。到2025年,培育市级临床重点专科3个,立项县级临床重点专科15个。

(六)信息资源配置

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以电子病历建设为核心,推动互联网医院建设,提供线上诊疗服务,争取至少建成1家互联网医院。推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积极参与“智慧医院”建设,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争取实现分时段预约诊疗、智能导医分诊、候诊提醒、检验检查结果推送、移动支付等线上服务,以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医院服务管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四、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

(一)健全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健全完善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骨干、医疗机构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的专业化、现代化疾控体系。

1.加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加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投入保障、人员待遇和管理运行机制。按照要求足额配备编制和人员,落实各项补贴政策。到2025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人员达到二级甲等机构的标准。

2.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推动全县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置公共卫生科,按标准配备公共卫生医师,制定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考核标准,建立健全传染性疾病、食源性疾病、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含肿瘤)的诊断、监测、登记、报告以及院感控制、健康教育、培训、质量管理和自查等制度。完善医防协同机制,推进人员和信息互通,建立医疗机构与疾控中心等公共卫生专业机构之间的信息推送和自动抓取机制,构建全生命周期的人群健康信息数据闭环,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有效衔接,促进医疗机构由疾病诊疗向全程健康管理转变。

3.提升基层公共卫生防控能力。推动村(居)委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科建设,落实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管理服务职责,完善疾病预防控制部门与城乡社区联动机制,夯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基础。依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实做细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完善传染病医疗救治体系

完善以县级传染病定点救治医院为骨干、其他医院传染病科为补充、发热门诊为基础的传染病医疗救治网络。

1.提升全县公立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完善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建设,补齐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区短板。在疫情发生时能迅速开放传染病病床数150张。按照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治设施建设标准,加强呼吸、创伤、感染、急诊、重症、检验、麻醉等专科建设。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全部设立感染性疾病科。依托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打造高水平中医疫病防治队伍。

2.强化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建设。按照“应设尽设、应开尽开”的原则,推动二级以上医院均设置发热门诊,配备充足的医疗力量。推动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和服务人口较多的乡镇卫生院建立标准化的发热门诊,一般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立标准化的发热诊室(哨点),设置可转换的应急物理隔离区和隔离病房(观察室),配备必要的消毒产品、防护物资并做好储备,强化传染病防控知识、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具备监测、筛查、隔离观察、转诊和随访管理能力。

(三)健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

加快完善覆盖卫生应急管理全过程、全方位的卫生应急体系,着力提高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急诊急救、紧急医学救援等能力。

1.提高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全县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事件检测系统,构建以哨点医院为核心的监测网络,健全优化不明原因疾病、聚集性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预警机制。完成数字疾控、智慧疾控建设,全面提高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快发热哨点、诊室设置,推动发热门诊规范化建设,将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纳入监测网络。健全政府主导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和应急处置组织体系,充分调动基层社区力量,实施网格化管理。

2.加快构建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强化医疗机构急诊科建设,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医院)均设置急诊科,并按照医院床位数的2%—3%设置急诊科观察病床。按照综合医院急诊急救能力建设设备的要求,为急诊科的正常工作提供必备的硬件。支持乡镇卫生院设置急诊科或急诊抢救室,充分发挥乡村医生在院前医疗急救中的作用。加强院前急救机构与院内急诊的合作体制建设,实现院前急救医疗与医院诊疗服务的有效交互。2025年前,完成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任隆中心卫生院、蓬南中心卫生院、大石中心卫生院、天福中心卫生院、三凤中心卫生院、文井中心卫生院急救网络医院以及急救站点建设。

3.加强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按正式队员10人,后备队员不低于5人构建规模组建县级卫生应急队伍。切实加强装备物资配备,建立医疗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有效提升第一时间的现场医学救援处置能力和伤员接收救治能力。

五、建设优质均衡的医疗服务体系

(一)构建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

1.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落实县级医院功能定位,加强专科能力建设,提升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积极建设县域内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创介入、麻醉疼痛诊疗、重症监护等临床服务中心以及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急诊急救中心。提升县级医院科学管理水平,开展“千县工程”县人民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结合省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补齐县人民医院医疗服务和管理能力短板,逐步实现县域内医疗资源整合共享,有效落实县人民医院在县域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龙头作用和城乡医疗服务体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到2025年,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发挥县级医院龙头作用。

2.高质量建设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原则,以两项改革为契机,根据人口分布、交通便利和就医流向等因素,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标准,到2025年,建成蓬南中心卫生院、任隆中心卫生院2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急诊急救能力和慢性病、常见病诊疗水平明显提升,切实承担片区医疗救治、急救、公卫、培训、技术指导五大职能,建成区域性基层健康服务中心、康复护理中心、安宁养护中心、基层卫生人才培训中心,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有条件的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恢复开展常规手术,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合作制度,提升群众认可度和满意度。

3.培育非公立医院品牌。引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公立医疗机构与非公立医疗机构优势互补、良性竞争、分工协作、健康发展的新格局。推动现有非公立医疗机构按照最新等级评审要求提档升级。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设立高端医疗机构,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优质医疗健康服务。

(二)强化城乡基层医疗服务体系

加快构建以县级医院为龙头,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为支撑,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骨干,联村卫生室为抓手,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

1.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持续巩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机构、人员“空白点”消除成果,改善乡村两级卫生机构设施设备条件。到2025年,达到国家能力基本标准、推荐标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比例分别达到40%、8%。强化社区医院建设,提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对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开展基层临床特色科室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快发展康复理疗、中医针灸、老年护理、特色健康体检等诊疗服务,指导具备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打造老年病、中医、康复科、精神卫生、治未病、血液透析等特色专科。

2.促进诊所发展。取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对诊所的限制,简化准入程序,鼓励符合条件的医师,全职或兼职开办专科或全科诊所。

六、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

(一)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全面建设以县中医医院为龙头、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的中医科室为技术支撑,乡镇(中心)卫生院为基础,融疾病诊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疫病防治于一体的县、乡、村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1.加强县中医医院建设。推进县中医医院市级中医药重点专(学)科建设,做优做强针灸推拿、心血管病、脾胃病、糖尿病等专科,加强中医儿科、皮肤科、肺病科、肛肠科等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推进中医药或中西医联合治疗疑难重症。到2025年,立项2个市级重点专科,县中医医院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水平。

2.充分发挥各类医院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发掘推广特色中医诊疗技术,优化常见病、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推进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提高中医药参与率,特别是门诊患者中医药的参与率和中药饮片使用率。加强中药制剂能力建设,推动特色明显、疗效独特的院内中药制剂品种开展备案。

(二)健全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

1.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积极开展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和乡、村两级技术人员的系统化中医培训,推动实现辐射区内的中医药医疗服务全覆盖。提高中医药综合服务水平,满足区域内人民群众就医服务需求。

2.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阵地。实施乡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提档升级,对基础好、服务量大的基层机构改善诊疗环境,提升中医服务内涵和中医特色服务能力。推进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推广应用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乡镇(中心)卫生院积极开展治未病工作。

3.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传统中医诊所。支持社会力量优先举办非营利性中医专科医院,发展中医特色康复医院、护理院、传统中医诊所,增加多样化的传统中医药服务供给以及名老中医药专家设立传承工作室、传统技艺工匠坊等。

七、完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

(一)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构建涵盖县综合托育中心、幼儿园托班、社区托育服务机构、家庭和工作场所托育点等机构,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布局合理、普惠为主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托育服务体系。

1.重点发展“托幼一体化”。根据蓬溪实际,积极与教体部门沟通协调,大力推动“托幼一体化”发展,争取上级资金投入,在幼儿园开设托班,重点解决2-3岁婴幼儿的照护需求。2022年、2023年我县分别成功实施了蓬溪县广福幼儿园普惠托育项目、蓬溪县芝溪幼儿园普惠托育项目,共新增普惠托位195个。2024年计划申报蓬溪县普安幼儿园普惠托育项目、蓬溪县赤城镇幼儿园普惠托育项目,继续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2.提升家庭托育服务水平。建立以家庭照护为主,社会照护为辅的托育模式,托育机构、家庭医生等通过亲子活动、科普视频等多种形式开展婴幼儿照护和早期成长指导服务。

(二)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构建以县妇幼保健院为龙头,综合医院为技术支撑,乡镇卫生院为网底,民营妇幼健康机构为补充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

1.加强县妇幼保健机构建设。积极推动县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提档升级,持续提升妇幼保健院标准化建设水平,发展妇产科、儿科医疗保健服务资源。

2.提升各类医院妇幼健康服务水平。规范综合医院产科、妇科、儿科专科建设,打造优势特色妇产、儿童专科医院。支持医疗机构开展月子中心、产后康复等全生命周期妇幼保健服务。

3.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网底”作用。做实妇幼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健康管理和服务能力。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配备全科医生提供规范的儿童基本医疗服务,配备医师从事儿童保健服务。

(三)建立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以县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和康复科为重点,老年病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结合机构为基础,家庭医生、村医为补充的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1.加强老年医疗服务机构建设。医疗资源丰富的部分公立医疗机构可转型为康复医院、护理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康复、护理床位占比。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增加老年医疗床位数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服务需求增设老年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病床,到2025年,全县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比例达到60%。

2.促进医养结构机构发展。鼓励医院举办医养结合机构,引导利用闲置的社会资源改造建设医养结合机构,推动乡镇行政区划改革后的非建制乡镇卫生院改建为医养结合机构,支持乡镇卫生院、养老院“两院一体”发展和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包括各种养老院、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日间照料中心、嵌入式养老机构、托老所、老年活动中心等)通过合作共建、对口支援、协议托管等形式开展合作,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医养结合服务。推广机构、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将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

(四)加强职业健康技术能力建设

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干,积极推动县级疾控中心完善区域内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能力,配齐检测仪器设备,充实专业人员。提升县人民医院职业病体检能力。统筹推进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信息化建设,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重点职业病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工程防护、职业病报告、职业健康检查等信息共享。

(五)完善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

建立以县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龙头,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基础,以学校、机关、社区、企事业单位健康教育职能部门为延伸的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县健康教育所挂靠县疾控中心,把健康知识普及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开展专业培训,优化人员结构,提升机构服务能力。加大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经费投入。推动全县医疗机构网站设置健康科普专栏,配备专(兼)职人员担任健康科普知识宣教员,定期为群众提供健康知识讲座和咨询等服务。完善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培养培训课程和教材内容,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基本理论和方法培训,提高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家庭医生健康促进与教育必备知识和技能,并在诊疗过程中主动提供健康指导。逐步建立基层村医、公共卫生人员、乡村干部为一体的新型健康知识传播骨干队伍,筑牢基层健康教育网底。

(六)优化心理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构建以县精神卫生中心为主体,综合医院精神科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为基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补充的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和心理服务网络。

1.加强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加快综合医院精神专科能力建设,推动和发展老年医学科、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科、心身医学科、中医特色神志病科、睡眠心理医学中心等临床科室。

2.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建设。按照国家精神卫生工作规划确立的病重治疗在医院,康复管理在社区的服务模式,继续推进精神障碍康复工作。建设以医院康复指导中心为圆心,基层社区精神障碍康复服务站为半径,辐射全县的社区康复体系。

3.加快构建心理健康服务网络。依托县中医医院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全面开展心理健康促进与教育。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完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心理服务网络建设,加强心理危机干预,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设立精神(心理)科门诊,配备1名心理健康服务专干。

(七)加强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1.加强公立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以提升康复医疗服务能力为核心,重点加强公立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公立中医医院康复科的康复早期介入、多学科合作,提升疑难危重症患者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力争到2025年,公立二级以上综合医院70%设置康复医学科,并按医院床位总数2%-5%的比例设置康复床位。

2.加强基层康复医疗机构康复科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科和康复门诊建设,推广适宜康复医疗技术,规范家庭医生康复医疗服务标准。通过医疗联合体、巡回医疗、远程培训等方式,发挥优质康复医疗资源辐射和带动作用,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二级以上医院通过建立康复医疗联合团队、选派康复专家定期下沉基层医疗机构出诊、查房、培训等,帮扶基层医疗机构提升康复医疗能力,推进优质康复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

八、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

全面加强党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领导,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党的建设,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强化政府责任,把制定实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作为对卫生健康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健康蓬溪建设任务要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会同发展改革、自然资源和规划、机构编制、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保、教育体育、科技等有关部门按照本规划的要求协调区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二)坚持协调推进

卫生健康部门负责牵头编制规划并根据需要按程序适时进行调整;发展改革部门依据规划对新(改扩)建项目进行指导和督导。机构编制部门要依据有关规定和标准合理确定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财政部门要根据政府卫生投入政策,按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要求,按规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和政府对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立医院等的投入,确保医疗卫生资源有序发展。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要在空间规划中统筹考虑医疗卫生机构发展需要,合理安排用地供给。医保部门要持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其他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做好相关工作。动员全社会参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三)深化改革创新

整体系统协同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推进公立医院、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及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深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药械采购使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公立医院管理运行机制。优化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强化防治结合、完善平急结合、推进分级诊疗、促进学科协作。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妇幼健康服务、老年健康服务、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强化卫生健康人才、科技创新、信息化改革。健全医疗卫生法治保障体系。

(四)加强监督考核

推进规划有效实施,把规划作为预算管理、财政投入、项目建设、人员配置、床位设置、绩效考核的依据,增强规划的约束力。加强监测评估工作,必要时开展联合督查,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定期组织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和效果评价,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对策。


信息来源: 蓬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